*
首頁

 

05/15 (三)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落筆1895-1895年的圖繪詮釋

2015年本所檔案館精心策劃「翻轉1895-乙未之役120年檔案特展」,藉由各式檔案紀錄,以多元視角重現120年前複雜交錯的歷史情景。除了文字紀錄與照片,圖繪也成為詮釋該年歷史的側寫。日本和清國畫師將取得的資訊,加入想像力,藉由畫筆詮釋1895年的各式風貌,並將其理念宣達於觀眾。

*
破曉時分的天搖地動
一、地牛翻身

1935年4月21日上午6點2分新竹臺中大地震,芮氏規模7.1,震央位於今苗栗三義,以今臺中后里和清水一帶災情最為慘重,最終造成3千多人罹難,1萬餘名傷者,是臺灣有史以來傷亡最為嚴重的自然災害。

根據臺灣總督府1936年發行的「臺灣震災誌」記載,1935年4月21日上午6點2分,新竹州南部到臺中州北部一帶突然響起一陣巨大的地鳴後,便發生了強震。震央應位在新竹州南部,關刀山南南東方約3公里,大約為大安溪中游處。新竹州的大湖、苗栗,臺中州的豐原、大甲等地區皆發生地盤位移,地震影響的範圍相當的廣。



圖1:1935年新竹臺中震災被害狀況圖
資料來源:〈新竹臺中震災被害狀況圖〉,《六然居典藏史料》(LJK),1935年,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2:《臺灣新民報》以號外形式,報導各地災情慘況。
資料來源:〈臺灣大地震(一)〉,《六然居典藏史料》(LJK),1935年,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二、官方的災情統計

根據臺灣總督府發行的『臺灣震災誌』(1936年3月)中記載,罹難人數共3,279名,大多數為臺灣本島人,受傷人數將近1萬2千名。由於臺灣農村建物不耐震,所以造成相當慘重的災情,近1.8萬戶房屋全毀,家屋倒塌的人們只好露宿戶外或在臨時避難所生活。

從震災的房屋損毀與傷亡狀況圖可觀察到,新竹州房屋損壞的情形最為嚴重,但傷亡人數卻較少,可能是6點25分第二震發生時,由於新竹居民多是有早起習慣的客家族群,已從自家避難,故傷亡人數較少。



圖3:臺中新竹大地震家屋被害狀況圖
資料來源:〈新竹臺中震災被害狀況圖〉,《六然居典藏史料》(LJK),1935年,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4:臺中新竹大地震死傷者狀況圖
資料來源:〈新竹臺中震災被害狀況圖〉,《六然居典藏史料》(LJK),1935年,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三、民間的文書紀錄

楊肇嘉為臺中清水人,身處重災區清水,依其回憶錄記載,當他看到清水慘重災情後,隨即拿起身上的名片寫上「清水全滅」四個字,要求滿富郡守乘車立即回到臺中。楊肇嘉其後協助官方調查,陪同中川健藏總督、入江相政侍從、櫻井兵五郎次官等人巡查。自地震發生至災後救援、重建均參與其中,並留下珍貴的影像紀錄約200多張,不只包括其家鄉臺中清水,尚有梧棲、沙鹿、三義、后里、石岡、卓蘭、竹東、竹南、豐原、神岡、新庄、屯子腳等地之災況紀錄。



圖5:清水災情慘況
資料來源:〈昭和十年臺灣震災相關照片(一)〉,《六然居典藏史料》(LJK),1935年,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經歷地震的人們所撰寫的日記內容,亦是災害現場的真實紀錄,記載著當時的心情所感。在本所典藏的日記中,如日治時期臺灣民報記者、參與臺灣文化協會的社會運動家黃旺成,地震當日日記記載:

「今朝特別早起 正在刷齒於井邊的六點二分 呼々聲響 左右旋轉 幾立腳不住 乃大地震也 舉家驚惶逃避於深井 停廿多分 予方在掃震落書室土埃 又來一強震 聲如牛吼 屋傾瓦飛 灰落几上 置物盡倒 牆街門危險將倒 一家手足無措 不敢居室內 移坐深井驚魂甫定…今天震源在大安溪 苗栗死六百多人 家屋千餘戶殆全滅……」其中,關於「聲如牛吼」這一段敘述可看出,在強烈的地震發生前後,常常會伴隨著地鳴。

霧峰林獻堂,亦於日記載親族受災的狀況,包括磚屋傾倒、屋瓦崩壞、汽車損毀、跌倒受傷等,另提及「……終日輕震十餘次,夜來多不敢臥於室中,余獨安心熟睡。」



圖6:1935年4月21日林獻堂日記
資料來源:灌園先生日記,1935年,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日記知識庫。


圖7:1935年4月21日黃旺成日記
資料來源:〈1935年黃旺成日記〉,《黃旺成與黃繼圖文書》(T0765),1935年,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