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5/13 (一)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清領到日治時期臺灣女性相關檔案
隨著臺灣社會的發展,性別意識的提升,婦女史、性別史研究也成為日益重要的學術領域之一,而相關史料的挖掘與開發,一直是婦女史學者們所關注的課題。臺史所在經過 20 餘年的田野工作、購藏、各方捐贈與合作,累積了不少來自臺灣官方和民間社會中,與女性相關的的資料,包含文字及影像檔案等。本文將簡介所內檔案館數位典藏之清領到日治時期女性生活相關史料。
*
花蓮港開港紀念特輯
一、躍進花蓮港開港紀念號

1939年10月1日花蓮港開港之際,《臺灣新民報》同步發行開港紀念號特輯。 特輯的標題為「最豐富的資源在築港之際被開發。昭和二十年時生產額應達二億。花蓮港廳躍進之全貌」(中譯),全版介紹花蓮港廳下的現況,提到應致力於開拓、不可將就於現狀,可以看出對於花蓮產業發展所懷的期許及熱情。

報導指出在臺灣西部產業及資源上都已經被開發的狀況下,花蓮港廳仍有大片土地待河川整備、水利設施、土地改良設施興建後開墾,便可以做為耕地所用;除此之外還有白炭(水力發電) 、林業資源、石灰石、優質的銅礦、其餘各種重要礦物資源等,充滿了國家產業無限發展的可能性。

此外,並提到在築港完成的同時,製造鋁、鎂、鎳、磷酸銨、尿素石膏、甘蔗渣、木漿等的新興產業企業,為了要將自家用的發電共同化,東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已經開始進行發電所的建設工程。開港除了活絡日本與臺灣之間的海上交通,花蓮港豐富且低廉的電力資源,加上從南洋海運輸入作為生產原料的礦物資源,並可作為商品外銷的出口,於是有許多重、輕化學工業工廠相繼進駐,可讓花蓮港發展成了工業都市。



圖17:1939年10月1日《臺灣新民報》躍進花蓮港開港記念號
資料來源:臺灣新民報第3115號(1939-10-01),《臺灣新民報社報刊史料》(T1119),1939年,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二、發明研究所—楊仲鯨

在花蓮港開港特輯的報導中,刊載了地方人士的介紹與感言。這些紀錄是研究地方史的珍貴資料來源。第一位被介紹的人士,是留學美國的發明家楊仲鯨(1898-1967),其生於高雄州右沖(今高雄市右昌),家族為地方名望,以經營左營萬丹港(今左營軍港)的魚塭事業發跡,父為清朝秀才楊雲階,弟為著名飛行士楊清溪。

楊仲鯨的學經歷多元,舊城公學校畢業後,1913年前往日本神戶的フリードリヒ.バーエル(Friedrich Bayer)染料試驗株式會社,進行染料研究。1914年至福州鶴齡英華書院修習英文。1916年3月,向總督府申請旅券,赴美國就讀科羅拉多礦業大學礦物科,課餘投入發明科、美術科研究。

1924年學成歸臺後,成立發明研究所,在東臺灣的礦業視察後,決定留在花蓮港發展,在米崙地方從事土地開墾。陸續發明多項機械,像是落花生脫穀機、肥料注入機、海浪力發動機等20多種。其興趣廣泛,園藝、運動與音樂等方面均有涉獵。除了致力於發明研究,楊仲鯨也關心花蓮港的地方發展,對於花蓮港的築港工程提出看法,認為未來第二期擴張工程啟動後,必然會造成港內交通的混亂,以及物資運輸的危險等問題。

戰後,1950年舉辦第一屆縣市長選舉,楊仲鯨代表中國民主社會黨參選,並當選第一屆民選花蓮縣長,也是戰後登記第一號的民選縣市首長。其面留長鬚,形象鮮明,有「大鬍子縣長」之稱。



圖18:1939年10月2日花蓮港開港記念號之楊仲鯨介紹
資料來源:臺灣新民報第3116號(1939-10-02),《臺灣新民報社報刊史料》(T1119),1939年,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19:1916年楊仲鯨向總督府申請赴美渡航證明的文件,包含居住地警察派出所做的身份調查報告。
資料來源:大正六年十五年保存第三卷,《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T0797),1917年,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三、地方實業家-許屘輝

許屘輝(1901-?)是花蓮鳳林著名的仕紳,出生於基隆郡,基隆公學校畢業後,長年研修漢學。1919年和兄長許柳枝經營酒類販賣,以及花蓮港的海運業,逐漸擴張事業經營的版圖,為當地著名的青年實業家。1922年左右在鳳林開始從事酒類賣捌人(指獲得專賣品販售特許的批發商),以及鴉片的賣捌人。同時參與公共事務,包括擔任鳳林住民會協議會員、鳳林新設消防組副組長等。依據花蓮港開港特輯號的介紹內容,許屘輝被評為花蓮地方名望人士,以及對公共事業貢獻良多。



圖20:1939年10月2日花蓮港開港記念號之許屘輝介紹
資料來源:臺灣新民報第3116號(1939-10-02),《臺灣新民報社報刊史料》(T1119),1939年,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