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5/10 (五)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長谷川清總督統領下的海軍訓練:皇民奉公會海洋訓練隊
本次時空旅行特展旅人-長谷川清(1883-1970),於1940年12月16日,抵臺接任臺灣總督一職,為第十八任臺灣總督。其任內面臨太平洋戰爭爆發,戰事轉趨激烈的時刻,遂展開諸多舉措以為對應。其中,為呼應日本本土大政翼贊會體制,在1941年4月9日,成立皇民奉公會,由總督長谷川清擔任總裁,搭配既有行政系統,全面組織臺灣人民,以配合前線戰爭。皇民奉公會旗下更組成各式訓練機構,以支應戰爭所需,首開海軍訓練先例的海洋訓練所(並組成海洋訓練隊)即是其一。
*
拓展・從島內推及海外

《臺灣民報》自1923年創刊並於東京發行,1927年移回島內,由臺北本社主導報社營運。歷經多年努力,1932年終於獲准發行日刊,新民報社遷移至末廣町(今西門町附近靠近北門),報社的規模、人力和設備亦日漸擴張,設有編輯局、營業局、印刷局等,採行現代化之組織經營,記者均經考選,薈集精銳,故社務快速成長,發行量一躍突破兩萬份,迅速超越《臺南新報》,衝擊島內御用新聞之市場。1934年復增刊晚報,拓展讀者群,並擴大島內至海外的通信版圖。島內部分,從最初的新竹、臺中與臺南,陸續拓展至東臺灣,設立花蓮港支局,極盛時期島內即設置13處據點。海外方面,自1933年起積極朝向海外發展,在廈門、上海、大連等處均設據點。1941年後,又增設廣東、香港等海外支局,更廣泛於南洋派駐記者,強化海外通信網絡。


圖12 1932年新民報社本部
新民報報社本部為三層樓的洋式建築,占地百坪,由美籍工程師設計監造。一樓為印刷局、二樓為編輯局與營業局、三樓為會議室、寫真室與調查室。印刷廠和活字鑄造室鄰近本棟。資料來源:〈《義捐音樂會紀念寫真帳》〉(T0607P0090_02_0044),《高慈美文書》(3GCM);〈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照片〉(LJK_08_01_0060002),《六然居典藏史料》(LJK)。


圖13 1932年臺灣新民報社臺中支局開辦紀念
1932年新民報社臺中支局開辦,前排正中央者為楊肇嘉,大門左方掛有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的標識,可見報社與臺民政治社會運動組織之運作互有關聯。資料來源:〈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照片〉(LJK_08_01_0060002),《六然居典藏史料》(LJK)。


圖14 1934年新民報社工作場景
新民報改為日刊後,編輯印刷工作更為緊湊,需投入更多人力支援。1934年僅本社社員即達兩百名,晝夜不分地處理各地回傳之情報,提供最即時的消息。為達成編輯印刷發行之一條龍作業,報社亦採購活字印刷相關設備,包括鉛字鑄造機,每日鑄造四萬字,以和舊字交替使用。透過這些照片可以想像,每日截稿之時,從編輯局傳來熱騰騰的報導原稿,印刷廠的作業員即以最快的速度檢字排版,務要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數萬份的報紙印刷工作,是一份與時間賽跑的工作!資料來源:〈臺灣新民報社要覽〉(LJK_03_08_0071848),《六然居典藏史料》(LJK)。


圖15 《臺灣人士鑑》收錄黃周之介紹及1933年黃周申請旅券紀錄
新民報社廈門支局首任支局長黃周,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曾短暫赴中國上海和南京視察,1925年進入臺灣民報社擔任記者,後兼臺中出張所主任,因常往返中國,於1933年10月派駐廈門。由當時黃周申請赴廈門之旅券紀錄,可知黃周攜家帶眷赴任,太太李翩翩與一雙年幼的兒女一同隨行。資料來源:〈臺灣人士鑑〉(CCP_09_11039_BC4_37),《陳澄波畫作與文書表》(CCP);〈1933年10-12月外國旅券下付表〉(T1011_03_139),《臺灣總督府旅券下付及返納表》(T1011)。


圖16 1938年新民報社廈門支局長郭發旅券紀錄與駐地報導
1938年日本占領廈門,新民報社亦成為日本在廈門的輿論媒體,時郭發調任新民報社廈門支局長,曾以現地記者之觀察,發表三十多篇關於廈門之記事見聞,內容頗有宣傳國策之意味。資料來源:〈1938年7-9月外國旅券下付表〉(T1011_03_158),《臺灣總督府旅券下付及返納表》(T1011);〈臺灣新民報第2734號(1938-09-13)〉,《臺灣新民報社報刊史料》(T1119)。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