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3/19 (二)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費邁克文書
本所購藏「費邁克(Michael H. Finegan)文書」,內容含臺灣、中國大陸及日本的地圖、寫真帖、線裝書(主要為臺灣一般家庭日常使用的書),包括居家必備書、尺牘、善書、詩文、小說、歌謠、私塾課本等,以及日清簿、帳簿、臺灣史相關書籍、郵政與風景明信片等。以上資料是研究臺灣歷史發展極珍貴的史料來源,特別是社會史研究。
*
三好德三郎文書-跨時代的情感與記憶流轉
三好德三郎文書-跨時代的情感與記憶流轉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李依陵 ● 圖/臺史所檔案館

本次時空旅行特展旅人三好德三郎的資料是本所進行「臺灣文史資源海外徵集與國際合作計畫」,由本所研究人員許雪姬與鍾淑敏老師透過日本京都大學籠谷直人教授與獨協大學波形昭一教授居間聯繫,陸續與日本京都的三好家以及宇治市歷史資料館,達成合作數位典藏協議後入藏。

文書內容主要包括個人與商業經營文書,相關目錄已全數開放於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提供檢索。其中,個人文書包含回憶錄、書信、臺灣時期照片、個人藏品清冊,共計96件。商業經營文書則包含三好德三郎在臺灣經營辻利兵衛出張茶舗所產生的相關文件,時間範圍自明治32年(1899)至明治36年(1903),共計49件。(詳見表一)這批文書是研究三好德三郎在臺從事商業活動及公職活動的重要資料,可了解身為實業家的德三郎與官方之間建立起的特殊關係以及其生涯裡重要轉折點,極具研究價值。(圖1)

三好德三郎文書
系列名稱 案卷名 單件數
個人文書 回憶錄 4
書信 2
臺灣時期照片 5
個人藏品清冊 1
紀念文集 2
商業經營文書 明治32年店舖經營文書 10
明治33年店舖經營文書 12
明治34年店舖經營文書 8
明治35年店舖經營文書 12
明治36年店舖經營文書 7

 

圖1左為1926年51歲的三好德三郎,右為回憶錄原件樣貌。

也因為檔案徵集的因緣際會下,我們認識了資料提供者-三好通弘先生(宇治茶祇園辻利/茶寮都路里會長)。通弘先生將其祖父於日治時期來臺經商所留下的珍貴手稿、照片和文件提供本所典藏,然而原為學術研究應用的陳舊照片和文件,卻意外地牽引出一段連結今昔的故事,掀開跨時代和國界的塵封記憶。

通弘先生的祖父三好德三郎(1875-1939)為日治初期即來臺從商的日人,1899年抵臺後長期於臺北文山、坪林等地從事烏龍茶的調查研究,且於臺北榮町經營辻利茶鋪(今重慶南路與衡陽路口,現為星巴克重慶門市),除販售烏龍茶、紅茶外,也賣自製茗茶,號稱「皇家指定,榮獲各博覽會、共進會金銀大賞」,對於臺灣茶的發展極具貢獻。德三郎亦與官方往來密切,先後擔任臺北府前街郵便局長、臺北州協議會會員、臺灣總督府評議會會員、臺灣共進會迎賓館主任委員等職,其地位與影響力不能小覷,素有「民間總督」之稱號。(圖2-圖3)

圖2 昭和年間辻利茶鋪的營運樣貌,店員以臺灣人居多,
德三郎之子三好正雄(照片右側坐者)也在店內招呼生意。

圖3 昭和年間辻利茶鋪店內,羅列著茶葉與茶具等商品,牆上還掛著喫茶萬歲的匾額。

1939年德三郎病逝臺灣,結束在臺長達40年的生活,其居臺時期(1899-1938)的手稿與相片,記錄對當時政局的見解,以及日治時期官商關係,極具研究價值。其後人於戰後1946年返日,並於1948年1月於京都祇園,以臺北辻利茶鋪的基礎重新開業,發展至今已擴展為祇園辻利集團,其販售的宇治抹茶商品通路遍及日本海內外,旗下「茶寮都路里」更是日本家喻戶曉的抹茶甜品人氣名店。

2012年夏天本所人員與通弘先生初次見面洽談檔案徵集事宜,難以想像映入眼簾的這位年近八十、平易近人、笑容可掬的長者,就是現任祇園辻利集團會長,三好家業的第五代繼承人,於京都茶商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弘先生平易近人的態度令人印象深刻,不僅無條件提供文書原件之數位影像,也允諾支持後續的典藏開放應用作業。但是,最令本所人員訝異和動容的卻不是檔案本身的珍貴性,而是通弘先生對臺灣的情感和記憶。

原來,通弘會長出生於臺灣,曾就讀旭小學校(今臺北市東門國小)直至12歲終戰時才隨同父母返日,祖父德三郎的資料即為當時費盡千辛萬苦攜回日本。對於通弘會長來說,臺灣可謂第二個故鄉,不僅具有特殊的情感,也承載了家族記憶。前些年,通弘會長甚至重返臺灣,實地探訪辻利茶舖舊址(今星巴克重慶門市),又造訪二二八公園,找尋兒時玩耍的足跡。(圖4)

圖4 左圖為1930年代左右的辻利茶鋪,同一位置現為極富藝術與人文氣息的星巴克重慶門市。
百年前的茗茶到今日的知名連鎖咖啡店,不變的是老建築乘載的歷史和屬於臺北人的回憶。

翻閱著通弘先生來臺尋根時所留下的照片,聽著他隨口哼著臺灣小調,甚至是順口說出的幾個臺語單字。我們深刻地體會到一個日本人對於臺灣的思鄉情懷、跨時代和國界的情誼。不只是三好德三郎文書,其實每一批檔案徵集的背後,存有許多值得紀錄的故事,尤其是個人與家族檔案的徵集,不僅包含歷史學者對於史料追尋的熱忱、檔案提供者對於先人資料的珍視,更存在著人與人之間情感和記憶的流轉。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