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4/25 (四)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臺灣新民報》地方特輯—1939年花蓮港開港

《臺灣新民報》相關報刊是日治時期唯一由臺灣人發行的報紙,內容相當多元豐富,其中針對地方或事件深入的專題報導,是進行家族史、地方學研究相當重要的史料。在臺史所的報紙典藏中,計有將近百部的地方專題報導,主題涵蓋經濟產業、建設、人文歷史、學校教育等。這些留存於《臺灣新民報》的在地人文特色、產業歷史,是認識鄉土的珍貴紀錄。本文以1939年花蓮港竣工開港為中心,從《臺灣新民報》1939年10月1日至2日連續兩日發行的特輯號『躍進花蓮港開港記念號』,以及本所典藏等資料,介紹日治時期花蓮港的建港過程及影響。

*
「經緯之間-編織原住民生命故事特展」開幕
2016-01-30 發表

1月29日,該日寒流過後正逢回暖,下午2時於中研院人文館北棟梯廳舉行「經緯之間-編織原住民生命故事特展」開幕式。王汎森副院長、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何翠萍館長、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林富士研究員等嘉賓均到場共襄盛舉。此次臺灣史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與數位文化中心一同籌辦「經緯之間-編織原住民生命故事」特展,將本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首展之精彩內容於院內重現。

展覽運用豐富的數位典藏資源、服飾與文物實體,以原住民女性的生命歷程為經,編織服飾文化為緯,交織展示泛泰雅(泰雅、太魯閣、賽德克)、排灣、噶瑪蘭、泛西拉雅族群的編織傳統和生命禮俗。希望觀眾得以在觀看原住民於日常工作和重大節慶所穿著的服飾時,能理解服飾除作為族群識別的標誌外,也蘊藏深厚的族群歷史文化。展示的故事線,由編織的起始,即材質開始說起,然後介紹編織與原住民,特別是女性出生、成長、結婚、喪葬之生命循環與編織間千絲萬縷的緊密關連。直至生命終點來臨前,女性於織布時,腳蹬織布機,手持打緯刀反覆打緊麻紗,身體成為織布機的一部分,伴隨織布機的聲響,隨著織布機運轉成為一個圓,猶如一個生命的循環。

當原住民編織文化歷經政策與現代化市場的衝擊而逐漸式微,原住民文化復振運動的展開,促使新一代織女尋回族群特有的編織文化與精神,並繼續織往未來的道路。歡迎觀眾進入原住民所編織的經緯世界,理解融入編織紋路中既屬於個人也屬於家族的生命記憶,體驗臺灣特有的人文之美。

臺史所謝國興所長致詞,介紹身後由泰雅族編織藝師尤瑪.達陸編織的作品。
來賓於現場聆聽導覽
來賓於展場體驗互動穿衣裝置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