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4/25 (四)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由館藏看日治臺灣醫學教育的建立與醫師的養成

清領時期,近代西方醫學尚未普及之際,傳統漢醫屬「中九流」之一,社會地位不高,醫生取得優勢地位,乃係日治以降,近代系統性醫學教育建立後才出現的現象。欲瞭解臺灣近百年來醫生社會地位之變遷,首先需瞭解醫師養成之經緯。究竟臺灣醫學教育制度如何奠定?其教學內容為何?現在就讓我們以珍貴的館藏,一窺日治時期醫學教育的風貌。

*
1. 創始初期-日本世界語協會臺灣支部的成立與改組(1913年-1919年)
臺灣世界語運動的播種者是三井物產社員兒玉四郎,明治39年(1906)6月「日本世界語協會」(Japana Esperantista Asocio, JEA)成立7年後,兒玉氏於大正2年(1913)8月在臺發行《Esperanta Libreto》(世界語小冊子,請參見圖一),並投稿《臺灣日日新報》、開辦初等講習會以宣傳世界語,同年12月臺灣第一個世界語組織-日本世界語協會臺灣支部正式成立,正式揭開臺灣世界語運動的扉頁。

世界語發展初期,彰化、屏東等地陸續成立小規模的世界語學習社團,在臺北的龍山寺、大稻埕一帶也開辦定期講習會。兒玉四郎亦編著深受好評的世界語教科書「組織的研究エスペラント講習書」(請參見圖二),甚至於自宅開班授課。從初創者留下的種種論述,可知世界語運動不只是語言的推廣,亦是一種文化運動,其普世理念的核心價值亦獲得臺灣當地仕紳的響應,包括林鶴壽(板橋林本源家族)、洪以南(臺灣首位眼科醫學博士)、黃玉階(臺北天然足會創立者)等人,皆曾表態支持。

圖一 《Esperanta Libreto》(世界語小冊子),由兒玉四郎身兼發行與印刷人。發行日起自大正2年(1913)8月至大正3年(1914)1月,應有五期,但目前僅見第二號(1913.9)與第三號(1913.10)。封面可以見到象徵希望的世界語標誌-綠星。雖說是小冊子,但僅僅10頁,多以世界語與日語夾雜編纂。內容包括世界語教學、世界語簡譯的文學作品-哈姆雷特,以及世界語推廣理想。不過由於年代久遠,部分字跡已模糊不易辨識,紙張亦產生霉點。6EIA _03_0008

圖二 1915年3月發行的《組織的研究エスペラント講習書》,依照本書的記載,可知當時中國、日本皆設有世界語運動組織,載明入會不分信仰、男女與國別,學習過歐文者尤佳,以函授的方式,推廣語言教育。6EIA _05_0002

然而世界語運動的推展,卻不敵外在環境的影響,由於世界性的民族自決思潮、殖民地語言教育政策,以及兒玉四郎返日等因素,運作曾停滯一時。直到大正8年(1919)臺灣支部的核心人物連溫卿(1894-1957)、蘇壁輝(貿易商、曾任臺灣文化協會理事)等人,趁著日本世界語協會改組為「日本世界語學會」之際,將支部更名為「臺灣世界語學會」,重振臺灣的世界語運動。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