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4/26 (五)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臺南善化孫江淮文書
孫江淮(1907-2013),自日治時期起於臺南善化從事代書事業,其後開始涉略商業經營,並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迄至戰後依然活躍。本所於2007年獲得臺南善化孫江淮先生捐贈的個人檔案,文書35箱,照片1,700餘張。上述超過半個世紀(1922-1978)的代書、商業、地方活動及生活相關的檔案紀錄,是研究臺灣法制史、地方史及商業經營史的重要史料。
*
家世背景

孫家自乾隆年間,由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渡海來臺,至第七代孫賽(孫江淮祖父)起,定居於臺南大林(今臺南機場附近),為當地的地主。到了第八代孫湖(孫江淮之父)時,遷居至臺南灣裡街(今臺南縣善化鎮)。此後孫湖一脈,即定居於此。以下是孫家的系譜。

 

成長歷程

大正3年(1914),8歲的孫江淮進入灣裡街(今臺南善化)的蘇試書房,開始其求學歷程。接受了一年的漢文教育,大正4年(1915)進入灣裡街公學校就讀。大正10年(1921)畢業時,因善化地區沒有高等學校可供就讀,又未能考上臺南的學校,遂參加臺北工業學校電器科的入學考試。雖順利考上,但為照料父親孫湖的眼疾,毅然放棄求學之路,並在父親的介紹下擔任保甲書記,做為人生的起步。

家族成員


孫江淮全家福,分別為孫江淮、妻子鄭諭、兒子孫及梯與女兒孫鶯。(攝於昭和9年〔1934〕)

在檔案整編過程中,孫江淮與其家族成員的對談,不斷的從信件、明信片及照片之中跳躍出來。從檔案中看到,家庭生活中的孫江淮,不僅與妻子鄭諭、兒子孫及梯及女兒孫鶯之間的情感緊密,與其兄弟、侄子及姪女等,互動亦十分頻繁,尤其與侄子孫石橋與孫津梁更是。

妻子鄭瑜

鄭諭,生於明治40年(1907),東勢寮人(今善化鎮東隆里和東昌里),雙方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於大正15年(1926)結婚。婚後,鄭諭對於家庭盡心盡力,在家操持大大小小的事務,也常至代書館幫忙,如寫鋼板、複寫、製印。作為妻子,她給予丈夫無後顧之憂的家庭溫暖;對於其事業盡力協助,直到88 歲過世,夫妻間感情始終深厚。但對於無法添得一男半女感到憂愁,甚至希望孫江淮再娶。孫江淮則抱持著凡事莫強求的態度,並未再娶,而是過繼了大哥孫得祿的第二子孫及梯為子,又收養朋友之女,名孫鶯。


昭和16年(1941)4月,孫江淮與及梯(左)、陳清種(右)於東京所留下的攝影。

兒子及梯

孫江淮慈父的一面由檔案中透露出來,他對於一雙兒女孫及梯與孫鶯,傾心照顧與栽培。捐贈的檔案中,以及梯自學生時代到成年執業的書信量最多,僅其在日本求學的6年期間,寄給父親孫江淮的書信,便達百餘封之多。

孫及梯自公學校畢業後,於昭和10年(1935)就讀臺南長老教會中學。由於日本政府不承認教會學校的學歷,因此孫江淮於昭和14年(1939)將及梯送到日本東京荏原中學校再進修,其後於昭和16年(1941)考入岩手醫學專門學校,畢業後返回臺南擔任醫職。由於善化當地並無外科的專科診所,及梯在父親的資助下,於民國42年(1953)回到家鄉開設「孫外科醫院」。同時也完成了終身大事,和父親的好友陳瑞鐘之女陳秋月結婚。檔案中,一件及梯給衛生主管機關,關於治療癌症的設備「鐳」的陳情書,透露出及梯的醫心,以及對患者的關懷。


就讀臺北工業學校與就職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時期的孫石橋。

侄子石橋

大哥孫得祿的長子,生於大正7年(1918)11月10日。大正14年(1925)4月進入善化公學校就讀。昭和6年(1931)3月畢業後,進入該校高等科就讀。昭和8年(1933)3月畢業後,同年4月進入臺北工業學校電器專修科。昭和10年(1935)3月於該校畢業後,任職於臺灣電力株式會社臺南營業所,至昭和14年(1939)3月離職赴日本唸書。之後留在日本工作,直到戰後,由於有長達十年的時間,毫無音訊,孫家一度向法院申請民事裁定為失蹤死亡。所幸後續傳來孫石橋的消息,家人得以重逢相聚。在檔案中,孫江淮與石橋叔侄之間不因時間與距離的阻隔,仍時時聯繫,不僅顯示其情感的密切,也看到動亂時代中人生的無常。

侄子津梁

弟孫江漢之子,出生於昭和9年(1934)。民國46年(1957)就讀臺灣警察學校,畢業後,分發至臺北市警察局服務。之後輾轉於基隆、馬祖服役,返臺後專心準備司法考試。在就讀警校期間,津梁與伯父孫江淮,即有書信往來。書信的內容,除向伯父敘述學校的生活外,更向伯父報告未來的人生規劃。從兩人來往的書信中可看出,津梁從求學開始,孫江淮都提供了很多建議及幫助,而他後來也成為土地代書。

 
民國46年~48年 (1957-1959)間,孫津梁寫給孫江淮的信件。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