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4/25 (四)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理想與犧牲-館藏中的臺灣政治與農民運動

1895年日本開始殖民統治臺灣,臺灣人的反抗運動由初期激烈的武裝抗日運動,至1920年初期,受各種進步思潮的影響,逐漸轉向非武裝的政治運動。上述抗日運動初期以在政府體制下爭取權益的右翼民族運動為主,而後一路演變為激進左翼的臺灣共產黨改革同盟,再至戰後初期潛伏於民間的共產地下組織活動。2010年10月,本所舉辦「向左-轉!臺灣農民組合與臺灣共產運動檔案特展」,現運用特展文案搭配相關館藏,映照出臺灣人在爭取權益與政權之際,所秉持的理想與遭遇的犧牲。

*
三、競爭激烈的醫學窄門
        如前所述,1919年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升格為醫學專門學校前,習醫已蔚為社會風氣,該校長年呈現「入學難」之現象;1922年新臺灣教育令發布,臺醫專再次升格至與日本國內醫專程度相當,加以實施臺日共學制,該校的入學競爭遂更加激烈。由於錄取名額十分有限,赴日投考醫專反較在臺容易錄取,乃形成富家子弟競相赴日習醫之現象,尤以考取東京醫專和私立日本醫專兩校者為數最多。如吳新榮自臺灣總督府商業專門學校畢業後,因受叔父影響,以習醫為志,遂負笈日本就讀東京醫專;又如傅錫祺之孫傅雄飛,1936年自中學畢業後,擬赴日投考醫專,雖歷經試驗之煎熬,終在兩千名志願者中脫穎而出,如願考取東京醫專。
圖11:1902年楊雲萍之父楊敦謨報考臺灣總督府醫學校,順利考取,畢業後於苗栗後龍擔任公醫。此為該校告知其參加入學考試之通知書。
檔案來源:YP03_02_009,楊雲萍文書,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圖12:1936年3月7日傅雄飛致祖父傅錫祺之信函。信中指出,該年因臺醫專廢止(被併校),報考日本國內醫專之臺人激增,更不易考取。緊張憂慮的心情躍然紙上。
檔案來源:T0889_02_02_011,傅錫祺文書,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除負笈日本外,隨著日本帝國勢力逐漸擴張,華南、南洋、滿洲國等海外地區亦為有志習醫者的新選擇。以滿洲為例,當地因傳染病流行,而西醫極為不足,促使滿洲國政府急於建立醫學教育機關,同時,積極延攬醫療從業人員以建立衛生行政體系。相較於臺灣島內升學及發展機會受限,滿洲不僅就業機會多,且臺人具有語言優勢,往往較日人更易建立人脈,因此,不少臺人醫師遂選擇前往滿洲留學或執業。據統計,僅畢業於滿洲醫科大學一校之臺人醫師即多達212人,其畢業後不少人留在當地執業、從事研究,或參與醫療行政,成為滿洲近代醫學發展之推手。

圖13:滿州醫科大學專門部1937年畢業生名冊。該屆28名畢業生中,計有4名臺灣人。
檔案來源:2MMU_4_JD24_01_125,滿洲醫科大學檔案,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